亲爱的小朋友们,你们喜欢吴桦姐姐讲的小百科吗?如果喜欢要记得点击文末的“在看”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!
为什么下雨的时候会又打雷又闪电呢?
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科学问题。打雷闪电呀,实际上是一种放电现象。
小朋友,你知道什么是放电现象吗?比如,冬天的时候,我们进入一个比较干燥的屋里,如果你的手指靠近金属物品,你会感到手上有针扎一下的感觉,同时还有听到一两声“啪!”的声音。要是屋里比较暗呀,或许还能看到手指尖和金属物品之间,闪出的一点点火花呢,这就是一种最常见的放电现象。
打雷闪电呀,就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。一般都产生在积雨中。那,什么是积雨云呀?积雨云也叫雷暴云,是一种能够产生雨或者雪的云,有时甚至还能够产生冰雹。一般情况下,积雨云的体积都比较相当庞大,一块积雨云就是暴雨区中的一个降水单体。
形成积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,一个是要有充足的水汽,另一个是要有剧烈的对流运动。
在闷热潮湿的天气,地面上的水受热变为蒸汽,会随着地面上受热空气而上升,在空中跟冷空气相遇,就会使上升的水蒸汽凝结,变成小水滴,就形成了积雨云。
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,积雨云内上升气流非常强烈,垂直速度非常快,甚至比台风的风速还要大,达20米/秒至30米/秒。在这么强烈的上升气流中,水滴不断增大,含水量也明显增大,上升气流也就托不住不断增大的水滴,于是这些水滴就会落下去,形成了暴雨。
另外,在积雨云里,那些数不清的小水滴和小冰粒,随着快速运动的气流,不停地飞来飞去。每个小颗粒都会带有一个电荷——不是一个正电荷,就是一个负电荷。带有正电荷的水滴更喜欢云的上层,而带有负电荷的则喜欢云的下层。积雨云每分每秒都在不断的扩大,小水滴也会以极快的速度增多。这时候,积雨云里的电压也就越升越高。到了一定时候,它们就必须向外释放,也就是放电,闪电就这样产生了。
那么雷声又是怎么产生的呢?
大气层的放电过程,也就是闪电,是会产生光和热量的。由于光以及热的作用,会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增加,从而产生热膨胀,因此推动空气,形成震荡波,这就是我们听到的雷暴声。
空气中的水分子浓度越大,杂质越多,闪电就会越亮,雷声也会越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