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自汽车之家图库
无论大家对EV车型喜爱还是排斥,都无法影响它成为未来生活的一部分。国际车坛的未来发展趋势都是如此,国内也更不可能固步自封放弃大好的工业发展机会。
小编作为普通的汽车消费者,想要验证EV车型是否对生活有正向帮助,需要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,这个代价也并非普通人能够轻易承受。
因此在接触EV车型之前,了解相关知识和术语也是降低风险的必要过程。
就比如说,EV车型的报道当中常会看到的“NEDC”和“WLTP”两个缩写英文词汇,其实这两个名词并非最近才出现,多年之前就存在这个概念,代表着汽车能耗测试的一些标准。
那“NEDC”和“WLTP”到底是什么东西?它们又代表了什么?彼此间有什么差异?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个名词术语。
“NEDC”和“WLTP”
“NEDC”是一个名称缩写,它的全称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,翻译成中文就是“新欧洲驾驶循环测试”;
而“WLTP”的全称则是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Procedure,翻译成中文也就是“世界轻型交通工具测试程序”。
具体的概念我们不赘述,
就说它如何判定一台车的能耗。
上面提到了NEDC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创建下来的一套油耗测试标准,后来在纯电动车EV面世之后也被用来测试EV的电耗数据。
基本测试方式都一样,主要是采用5组测试数据来计算出一个综合平均值,而这5组测试数据分为4组针对市区路况,1组针对郊区路况来进行测试。
不过过程并非真用试驾员在大马路上进行测试,而是把车子开到具有滚轮模拟器的实验室中。
该实验室除了模拟道路行驶的滚轮之外,还有施加风阻的风扇,以及测试排放的仪器,总体就像是车辆年检检测线上的那套设备。
根据NEDC的官方介绍,他们会在市区油耗测试的过程中透过电脑模拟出塞车、等候红绿灯和交通顺畅等主要三种交通路况,并透过调整滚动轮的转速和风阻系数来达成模拟效果。
在这组测试模式下车辆将持续在滚动轮上行驶195秒,行驶里程约为4公里,最高车速50km/h,平均车速为19km/h,而且考量到要消除市区内差异性更大的交通状况,市区测试将进行4次。
郊区的油耗/电耗测试方面,NEDC则是透过同样的方法把车速和风阻系数进行相对应的调整,模拟出相对更流畅且较少红绿灯的交通路况。
在郊区测试模式下,受测的车辆将在滚动轮上持续行驶400秒,行驶里程约为7公里,最高车速可达120km/h,平均车速为63km/h。最后,NEDC再把4次的市区测试和1次的郊区测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,再进行计算以得出一个综合油耗/电耗数据。
能够感觉到,虽然实验室环境中车辆收集的数据更稳定,但这个NEDC中考量的变量还是太少,即使模拟风阻、启停等状态,相比于实际用车环境还是差很多。
然而WLTP则有更为复杂的考量
WLTP的测试逻辑和NEDC基本相同,WLTP同样也是在滚轮模拟器中测试车辆数据,然而WLTP有更多细分测试项目。
首先是车速环境,WLTP制定不同速度作为测试条件,分别为56.5km/h、76.6km/h、97.4km/h以及131.3km/h,分别代表低速、中速、高速和超高速四种行驶状况,毕竟车子在不同的驾驶状况下所需要耗费的燃油和电量也不同。
除此之外,相较于NEDC单纯的把车子开上滚动轮进行驾驶模拟测试,WLTP在测试过程中也会考量到其它会对油耗/电耗起到影响的因素,包括胎压、冷气空调等设备因素,并且会针对不同的变速箱档位、引擎转速、车重负载等因素考量进去并进行相对应调整。
而NEDC在测试时则都是在没有开启空调、头灯、座椅加热等功能的环境下进行,因此WLTP的测试方式更贴近一般真实车主的用车环境,毕竟应该不会有车主放着冷气空调不使用,而且在晚上开车也不开头灯的吧?
怎么分辨品牌公布的数据是NEDC还是WLTP标准?
有时候车企介绍续航里程时,存在一笔带过的现象,只说数据,但并不表达数据的测试标准。
因此这需要消费者自己去留心和关注,如果在挑选EV车型时,可以通过媒体报道、车企官网来确定测试标准。
不怕麻烦,就能获得更清晰的产品信息!
NEDC和WLTP,该“相信”哪一个标准?
这两个测试方式都是国际认定的标准,理论上来说,拥有变量更多的WLTP更加真实一些,但也并非100%准确,普遍来说国外用户更相信WLTP多一点。
当然国内也有自己的测试体系,名为CLTC,如果你放心,也可以参考CLTC标注的续航里程。